抗日名将孙立人留下遗愿:不葬大陆 永不入土!九三阅兵后能实现吗
2025年9月,孙立人将军次子孙天平受邀参加九三阅兵,看完阅兵之后,孙天平再次请求,希望能尽快把孙立人将军的棺椁,运回家乡安葬。
2025年9月,孙立人将军次子孙天平受邀参加九三阅兵,看完阅兵之后,孙天平再次请求,希望能尽快把孙立人将军的棺椁,运回家乡安葬。
他是在抗日战争当中歼灭日本人数最多的中国将领,这么厉害,日本人听到他的名字的时候都是闻风丧胆,因为当时他抓住了2万多日军,并以最羞辱的方式对待他们,就是为了南京大屠杀进行报仇雪恨,他还活埋了1200多名日军的军俘,因为这件事情还被日本人告上了法庭,要他索赔2亿
1963年11月20日晚,台北圆山饭店灯火通明。宴席开始前,蒋介石忽然俯身,轻声嘱咐宋美龄一句:“经国还年轻,路要铺直。”席间无人察觉,这句话揭开了一段长达二十八年的接班设计。
孙立人将军(19001990)是国民党军队中极具军事才能的将领,被誉为“东方隆美尔”。他在抗日战争中战功赫赫,尤其是在缅甸战场表现出色。然而却在1955年被蒋介石以“纵容部属武装叛乱”、“密谋犯上”等罪名革除职务,遭软禁长达33年,直至1988年才恢复自由。
第一位:孙立人。民国陆军二级上将,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。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孙立人还曾前往美国留学,在取得普渡大学学士学位后转而改军事,考入了有南方西点之称的弗吉尼亚军校学习,从此步入军旅生涯。毕业后又游历欧洲,参观英法德等军事,这使得孙立人军事素养上升
1949年初春,蒋介石和大批亲信,带着搜刮来的财物,悄然逃往台湾。这个事实几乎要让不少人挪不开视线。眼看国民党表面兵强马壮,还有西方背书,说败就败了,到底哪一步出了问题?!
孙立人既不是蒋介石嫡系,也不是黄埔系出身,却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人物,中国人说他是抗日英雄,日本人称他为“中国军神”,西方人则说他是“东方隆美尔”,他得到的普遍承认,恐怕当时很难找到有第二个人能够与之相比。
孙立人与黄杰在税警总团时期的交集,是一段被“黄埔系”与“宋子文系”冲突裹挟、又被抗战烽火淬炼的复杂关系。二人同为税警总团的核心人物,却因出身、教育、性格、靠山迥异,三年里始终“同床异梦”:黄杰以蒋介石手令为尚方宝剑,要把这支宋子文私兵彻底“黄埔化”;孙立人凭藉
2025年,天安门广场盛大的阅兵式刚结束,孙天平的群体格外引人注目。你可能真的不知道这名字,但他的西服背后隐藏着一个家庭等候30多年的沉迷——他父亲孙立人的棺木,静静的停在台湾,黑色大理石袋,35年从没安葬,一直等待返回安徽庐江的家乡。
里面躺着一位传奇将军——孙立人。他的故事,不只属于一个家族,更和时代联结在一起。